发帖
客户端
扫码下载

[外设] WiFi路由发展历程与组网模式探索

[复制链接]
3 |0
数字前沿 发表于 5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这里可以调整气泡内文字大小!滑动试试吧! ×
12 px
26 px
在科技发展的长河中,WiFi路由领域经历了诸多变革。时间回溯到2008年,当时国内知名的路由厂家尚在起步阶段,WiFi路由还是稀罕物,最高速度仅达802.11b标准的11Mbps。国内为推广WAPI格式,限制了802.11产品的发售,甚至禁止手机和移动设备支持该无线协议,这迫使大家购买“水货”。后来发展到802.11n标准,开阔区域半径覆盖超100米,设备开始大量涌现,WAPI的推广也渐渐成为笑谈。

到了2010年左右,国内几家WiFi设备生产商依据802.11n协议,大力推广全楼覆盖和漫游联网、无线扩展网络的概念,其中无线扩展网络WDS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主流。以作者自身经历为例,当时住在亲戚的独立楼,房间与放置ADSL MODEM的客厅相隔两层,尝试用网线飞线和购买大功率无线网卡,均出现卡顿、掉线问题。使用的TP-Link TL-WR741N设备价格昂贵,双天线USB网卡使用几个月后也出现过热断线问题,无奈只能继续飞线,直至网线被老鼠啃断。后来看到路由包装盒和说明书中有WDS的介绍,便又购置一台TP-Link TL-WR741N做WDS桥接。

WDS模式有诸多优点,信号质量可按路由功率换算,带宽设为40MHz时基本能跑满协议提供的150Mbps,但不能遮挡或调整天线方向,否则网速会折损且比20MHz更严重;信号覆盖范围半径可达协议最大范围,但延迟较大;成本低廉,效果显著,能实现信号范围翻倍,分担主路由压力;不同接入点使用相同SSID和密码时还能实现漫游效果。不过,WDS也存在不少缺点,若组WDS的二号路由未关闭DHCP,会因环网多播导致路由断开WDS或疯狂断网,部分品牌路由兼容性差,会出现丢包、断网或连不上网等问题,主路由设置自动调整频道和带宽时,所有二号及更低级路由设备会全面断网。

在使用WDS被折磨两年后,作者买到了一款神奇的路由——IP-COM W941R,它支持当时稀有的WISP模式。WISP模式优点众多,无论上级路由是否有DHCP,只要作为WISP的二级路由错开IP段就能直接串接;无责任兼容,能链接802.11家族的任何网络格式,甚至ISP的热点信号;足够稳定,覆盖范围与WDS相当,网络延迟几乎为零,不存在环网多播问题,几乎不消耗整体带宽。但WISP模式也有缺点,当时支持该模式的路由不好买且价格贵,可能不兼容WPS/QSS技术,开启后物理WAN口会被占用或无效化。

DHCP分配源一直是组网配置的大问题,要么固定IP区间段分配,要么统一由一台终端(最好是网关或主路由)做DHCP,多个DHCP机子会抢着“当老大”,导致断网。如今,WDS模式已逐渐被有线连AP或MESH模式取代。

从路由类型来看,腾达系列多采用WISP模式,TP系列多采用WDS模式。有网友询问路由刷openwrt来扩展无线是否为WISP,其实刷openwrt扩展无线并非严格意义上的WISP。腾达主推的WISP阵营虽硬件有不足,但无线桥接相对稳定;TP为主的品牌主推WDS,若不熟悉设置,容易出现卡顿问题,主机频道需锁定,不能选择“自动”,否则断电重启后副机必然断线。

如今,科技飞速发展,已进入WiFi6甚至WiFi7的时代。若手头设备不古老且支持WiFi6以上标准,建议采用新技术。WISP模式更适合需要布网却又难以布线的环境,而MESH模式因零配置WDS的便利性成为现在主推的格式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热门版块
数码讨论
畅谈数码,分享心得。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